-
2018年开始,你可能会多领一份养老金!
6/15/2018
新修订的《企业年金办法》自今天(2月1日)起正式施行。什么是企业年金?谁可以参加?参加有啥好处?钱由谁来缴纳?怎么管理?何时能领取?一系列问题备受老百姓关注,一起来看权威解读。
企业年金是什么?
说到企业年金,很多人一头雾水。所谓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通过集体协商自主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简而言之,企业年金是一种补充养老保险。如果你既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又参加了企业年金,那么退休后就能领取两份养老金了。
需要说明的是,企业年金并不是新生事物,而是一个已经实行了十几年的老制度了。这次发布的《企业年金办法》是对2004年《企业年金试行办法》的修订和完善。
谁可以参加?
人社部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7.6万户,参加职工2325万人,企业年金基金积累额1.1万亿元。
相对于养老保险,企业年金普及率还不高。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执行研究员张盈华对中新网记者表示,这主要是因为企业年金是自愿参加,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没有动力和能力参加。
这次发布的新规明确提出,国家鼓励企业建立企业年金。人社部养老保险司司长聂明隽表示,《企业年金办法》弱化了企业年金的自愿性质,鼓励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建立企业年金。《企业年金办法》不仅适用于城镇各类企业,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其他用人单位及其职工,都可以建立企业年金。
参加有啥好处?
对于职工来说,有利于提高职工退休后收入水平。聂明隽指出,如果职工参加企业年金,和企业共同向本人企业年金个人账户缴费,通过长期积累和投资运营,可以实现企业年金个人账户资金的有效增值,有利于退休后在领取基本养老金的基础上,另外增加一块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对于企业来说,人社部表示,企业建立企业年金,有利于完善职工薪酬体系,展现企业良好文化、增强人才吸引力、稳定职工队伍。
钱从哪里来?
企业年金由谁来缴纳?根据《企业年金办法》,企业年金所需费用由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企业缴费每年不超过本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8%。企业和职工个人缴费合计不超过本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12%。具体所需费用,由企业和职工一方协商确定。职工个人缴费由企业从职工个人工资中代扣代缴。
张盈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一个人缴费工资6000元为例,如果其所在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单位每月缴费8%,也就是480元,职工个人每月缴4%,也就是240元,合计起来就是720元;如果缴费工资是10000元,合计的缴费就是1200元。这些缴费可以从企业和个人的应税所得中扣除,也就是说都是免税的。
人社部也表示,企业年金可以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符合国家规定的缴费部分,企业缴费可以在税前扣除,个人缴费可以从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这笔钱如何管?
根据规定,企业缴费应当按照企业年金方案确定的比例和办法计入职工企业年金个人账户,职工个人缴费计入本人企业年金个人账户。人社部表示,企业年金实行完全积累,为每个参加企业年金的职工建立企业年金个人账户。职工企业年金个人账户下设企业缴费子账户和个人缴费子账户,分别记录企业缴费分配给个人的部分及其投资收益,以及本人缴费及其投资收益。企业年金基金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投资运营,投资运营收益并入企业年金基金。
此外,企业可以根据职工岗位、责任和贡献等不同,在分配企业缴费时存在一定的区别,体现企业年金的激励作用;同时也应兼顾公平、控制差距,企业当期缴费计入职工企业年金个人账户的最高额不得超过平均额的5倍。
什么时候可以领?
职工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领取企业年金待遇?根据《企业年金办法》规定,职工在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出国(境)定居时,可以领取企业年金;职工或者退休人员死亡后,其企业年金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
其中,职工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时可以领取企业年金是新增内容,这有利于进一步体现企业年金的保障作用,适当改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职工的生活。
领取方式有哪些?
养老金是按月领取,那么企业年金是如何领取呢?此次修订完善了待遇领取方式,一共有四种方式可以选择。
根据规定,职工在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或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时,可以从本人企业年金个人账户中按月、分次或者一次性领取企业年金,也可以将本人企业年金个人账户资金全部或者部分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产品,依据保险合同领取待遇并享受相应的继承权。
换工作了怎么办?
有人问,换工作了,企业年金该怎么处理?对此,《企业年金办法》规定,职工变动工作单位时,新就业单位已经建立企业年金或者职业年金的,原企业年金个人账户权益应当随同转入新就业单位企业年金或者职业年金。
职工新就业单位没有建立企业年金或者职业年金的,或者职工升学、参军、失业期间,原企业年金个人账户可以暂时由原管理机构继续管理,也可以由法人受托机构发起的集合计划设置的保留账户暂时管理。
群追求的高品质、。。。 -
劳务派遣的好处
6/15/2018
1、支出成本降低。企业在核算被派遣人才的总支出时,一是考虑岗位效益,二是以市场价格制定工资标准,三是不需要为被派遣人才额外支付其它计划外的费用。
2、人事成本下降。使用劳务派遣,保证企业在招聘上使用的时间,费用均下降,且省下了对员工进行业务培训的费用。减少了招聘、选拔、录用、培训、离退休、人事管理等环节,以岗租人,有效控制员工人数,精简管理机构,人力资源使用率提高。
3、人事管理便捷。开展劳务派遣服务,目的是为了改善用人单位的劳动人事管理,企业“用人而不管人”人才管理外包,专业化的外包劳务派遣服务更适合企业转型发展。人才包退包换,轻松省事找到最理想人才。用人单位不需专门人员、机构对派遣人员进行管理,这些人员的人事工作由劳务派遣机构负责完成。用人单位在使用这些人员时,只是做出相关管理规定,按工作任务进行管理,考核、合同到期,是否续签合同,主要在用人单位,用人十分灵活。
4、 用人机动灵活。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业务变化很大,采用劳务派遣可以在业务发展时增加人员,在公司的雇用需求下降时,也可以减员。
5、可避免人才流失。被聘用人员的人事档案由人才市场集中管理,在合同期内,人才市场被聘用人员制定了具有法律效力的制约制度,用人单位不会担心“跳槽”。人尽其才,增强人才危机感和紧迫感,让人才由“为我所有”发展到“为我所用”,为人才竞争和人才经营开辟了一条新路,省去了长期固定聘用和留用人才的高额薪资,减轻了用人单位的负担;便于用人单位在事业发展变化中增减人员。
6、可减少人事(劳动)纠纷。在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领导下,用人单位和劳务派遣服务机构签订劳务派遣协议,劳务派遣服务机构与被聘用人员签订劳动合同,这样,用人单位可避免直接与劳务人员产生人事(劳动)关系上的纠纷,因为争议的主体是劳务公司与个人。
7、可转移企业风险。用人单位与劳务派遣服务机构签订劳务派遣协议,明确人才标准、人数、待遇等,通过劳务派遣服务机构招聘、筛选、测评,将候选人名单交给用人单位,用人单位确定人选。劳务派遣服务机构与派遣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并办理有关手续,派遣人员到用人单位就职后根据用人单位提供的派遣人员的工作表现,劳务派遣服务机构发放薪酬,派遣期满,劳务派遣服务机构与用人单位协议续签或终止合同,对企业来讲手续简,见效快、风险少,也更规范。
8、减少人事烦琐。派遣服务机构可以根据用人单位对其职位的高低来确定薪酬,聘用单位对员工进行考核,并将考核内容及结果报送劳务派遣服务机构,劳务派遣服务机构以此为依据分配派遣人员的薪酬。
-
劳务外包
6/15/2018
劳务外包作为一种新型的业务外包模式,是指企业提供厂房、设备、能源等固有资源,而把生产中的非核心的(如:生产线或流水线,物流和装卸等)生产任务外包给通过依法设立的正规的劳务服务机构,筛选符合用工单位岗位要求的各类人员,并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实际用工企业与劳务服务机构签订《劳务外包合同》,劳务人员的薪酬设定及核算和发放、社会保险和福利、现场人员的组织安排和管理等一切繁琐性的事务全部由劳务公司负责承担和办理,用工企业和劳务人员只存在有偿使用关系,不存在劳动合同关系,这样可以达到提高企业效能,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成本,同时还有效的为企业规避用工风险。
群追求的高品质、。。。